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玩盡超廣角(二)"高低炒視覺玩技"

接上回:玩盡超廣角(一)"超廣角攝影眼之練成"

當"超廣角攝影眼"練有所成後,其實日常生活所有事物都可以放入鏡頭下。
之不過用得超廣角,就一定會玩下誇張既視覺,
 從而令觀賞者留下深刻印象...
但點玩法才會又誇張又自然而又能突出主題呢??
因超廣角鏡頭景深較長,所以一般都不會用景深來表達主題,
 最常用方法,會拍攝近景以表現遼闊之透視效果,達至"前後呼應"既目的!
而最容易做到"前後呼應"既透視效果,就一定是"高低炒"視角。

 超廣角拍攝時最常拍到就是大景,但點為之"前後呼應"?
好像以下幅相,因沒有前景作引導,所以有點空蕩蕩感覺!
14mm(135)

但只要找一些"前景"作引導,成件事會變得鮮明好多!
14mm(135)

達到"前後呼應",就是利用"主體"及"背景"來引導主題為目的。
而"高低炒"視角就是將超廣角誇張既透視效果加強。
高炒就是將相機由高處或高舉過頭,由上而下約45度向下拍攝。
而低炒就是將相機由地面或低處,由下而上約45度或以上向上拍攝。
下面有一幅相利用超廣角鏡頭,從正常角度拍攝...

再下面這幅相利用超廣角鏡頭,從低角度向上拍攝...
兩幅相既分別,上面那幅會交代主題為目的,
而下面那幅除了透視效果更有壓迫感,
也令觀賞者更想知到小孩子在做什麼?從而做到吸引的手法。
"低炒" 還有一個好玩之處,當現場沒有"前景"或"主體",
我們可以利用"低炒"這個誇張既透視效果,
再利用地面上既紋理,從而達到"前景"或"主體"既效果!
 14mm(135) 地上裂紋作"前景"
14mm(135)超廣角拉扯感也可用在
地面石紋作"前後呼應"的...

"高低炒"影人像,除了注意主體置於左右兩方時之變形,
只要放在畫面中間, 主體望下去除了會較"瘦"外,還要留意!
"高炒頭大"、"低炒腳長"依個道理!!
 下面兩幅同一個位置,但"高低炒"會有唔同既感覺的...
14mm(135)"高炒人像"

14mm(135)"低炒人像"
 所以日常拍攝,"超廣角高低炒"係好常用到既方式來的!
14mm(135) "低炒"

20mm(135) "低炒"

18mm(135) "高炒"

14mm(135) "低炒"

16mm(135) "高炒"
  
光與影對超廣角有好大既影響?下回又再分解!
待續!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