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 Civic Square 留言。
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
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
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
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
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
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
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
Olympus M4/3機種 黑白模式輸出設置.
Olympus ART Filter 裹面個“黑白粗粒子“雖然很有個性!
但保留細節方面就太弱了,
但保留細節方面就太弱了,
有什麼方法除了用後製改黑白外,
能否用機內設置“整個高DR“既黑白相呢?
黑白粗粒
機內設置
首先在"拍攝模式"下轉做<M>黑白先,
當轉左做<Monotone>後,下面分別有四種設置,
可幫助突出黑白色tone既表現。
S:銳利度、C:對比度、F:顏色瀘鏡、T:色調
例如想張相Sharp啲,可加S。想反差大啲,可加C。
而想突出畫面中某一種顏色既物件,就可靠改變F而達成。
而 F:"顏色瀘鏡"裏面,就有五種不同色既瀘鏡選擇,
分別:N自然、Ye黃色、Or橙色、R紅色 及 G綠色。
每種顏色瀘鏡既作用,係令到單一種顏色有較多的光線通過,
同時也會一定程度隔走其他的顏色....。
例如用綠色瀘鏡影樹葉,樹葉就會比較光同淺色,
而畫面中其他不是綠色的物件就會變得較為深色了。
用這種方法,就可以增加特定既細節,從而令整體既DR提高...
下面既相片都是用上紅色瀘鏡,S+1、C+2...然後直接影,
我還特意用上ISO500,來增加顆粒感。
唔知大家又喜不喜歡這種黑白照呢??
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
"ISO感光度"與"光門"的關係!
感光度基本上也可分為6級(以最常用ISO計算),每級吸光量也是差一倍(看圖表)。
越高iso雜訊就越多,6400之後就到12800,
但我覺得雜訊都幾勁,到真係冇辦法時才使用吧。
ISO感光度通常在光線不足時才會提高,例如達不到"安全快門"既時候,
ISO感光度通常在光線不足時才會提高,例如達不到"安全快門"既時候,
提升一級iso時,快門速度也相等地快一級。
這樣就可以靠提升感光度而令到快門速度增加,從而達到"安全快門"既級數了。
有時我們用細光圈拍照,也會令進光量減少。
有時我們用細光圈拍照,也會令進光量減少。
要夠光,也可靠提升感光度而令吸光量增加...
當用閃光燈影相時,也可以用提升感光度方法,
當用閃光燈影相時,也可以用提升感光度方法,
令吸光加大,使閃燈不用FULL POWER輸出,從而令到閃光燈回電加快,
唔駛等回電時間之如電量又可以用耐些....
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
攝影心 - 入門
而小弟在攝影上的啟蒙老師,大部份基本知識都在網絡上...
但第一部令我開竅的相機,就是他了~Olympus C-2100uz 。
Olympus C-2100uz 規格:
有效像素: 192 萬像素
感光元件大小: 1 / 2 吋
感光元件大小: 1 / 2 吋
格式焦距: 38 mm 至 380 mm
光圈範圍: F2.8 ~3.5
LCD 熒光幕: 1.8 吋 (114000 像素)光圈範圍: F2.8 ~3.5
我和其他初學者一樣,升級器材的目的,除了希望相片畫質更好外,
亦希望能夠拍得像網絡上那些"前清後濛"的相片。
所以當時不停尋找攝影方法,了解後得知大光圈鏡頭能夠輕易拍得淺景深效果!
當年能夠輕易拍得淺景深的器材,最有效,只有數碼單反....
但當年的數碼單反,淨Body都要動用兩萬以上,還未計上鏡頭。
所以對我這些初學者,就只能遠觀了!
後來知道長焦距鏡頭,也能拍得淺景深效果!
而當時入門級DC仔並沒有長焦距型號,
所以就找尋當時都幾主流的級數,prosumer/半專業數碼相機。
當年prosumer相機並不便宜,八千一萬等閒之事,
所以也只能在網上找尋一些過氣的二手型號。
在網遊其間,給我發現C-2100uz能拍得這種淺景效果?!
再深入了解後,得知他有著一支十倍焦距加防手震鏡頭,
因鏡頭解像力高,有效像素只有192萬,但相質還比我之前用的300萬像素DC
高幾班,令我又驚又喜!!
以現時標準來看,只是電話級數。
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
光圈的迷思?!
近年有好多朋友問我關於光圈既問題?我係度簡單解釋一下 。
光圈一般可分為10級,每一級既進光量也是差一倍(看圖 表)。
光圈一般可分為10級,每一級既進光量也是差一倍(看圖
為什麼沒有F1.8、F3.5..那些?因科技既進步,
既快門、光圈、iso都可以作1/
但只要拎返一些老鏡睇睇,鏡上面光圈環既刻度就係每一級
而其他只能叫半級或1/
並不是由F2.8>F3
至於大小光圈作用,光圈越大景深越淺,反之光圈越小景深
通常拍靜態景物會以F8-16光圈最能拍出大景之
但如要突顯特定主題或淺景深,就得靠大光圈了
所以那些F2.8、F1.4鏡頭會咁受歡迎,就係佢地
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
"咩叫4級/5級防手震"?
有玩開舊式菲林機既朋友都知,快門是有級數的,
每一級既 進光量會差一倍,一般可分為13級(看圖表) ,
手持拍照除了計"安全快門"外,除非有防手震機身或鏡 頭,
一般1/30以下既快門速度都不會考慮。
而我地成日聽到咩4級防手震,即如果"安全快門"用緊1
理論上可以提升4級到1/ 8既快門速度而又達到唔會手震既功能!
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
訂閱:
文章 (Atom)